8-1  

8-2  

白玉質表面帶有黃色沁斑雕琢相望之有翼蟠龍雕工細緻且紋飾流暢, 並極富創意巧思。造型可對照於春秋時期之青銅器,極為罕見
 
8.春秋有翼蟠龍紋玉珮-1  
正面由中間對剖後為相望之有翼蟠, 僅表現出一半身軀及前肢。該型制極為罕見,其造型可對照於春秋時期之青銅器如附圖1
 
8.春秋有翼蟠龍紋玉珮-2  
背面由中間對剖亦為相望之有翼蟠龍舌為陰線雕琢並以絞繩紋裝飾身軀及翅膀以為羽毛之象徵
 
參考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李零先生之論文「論中國的有翼神獸」物件之特徵:
1)雙翼上舉略呈S
2)獸足前伸延長作鳥爪
3與春秋时期之蟠龍同化
 
目前已知的春秋時期有翼獸造型僅有河南新李家春秋鄭國國君大墓出土的青銅器如附圖1而本物件為春秋有翼獸之另一例證。其見證了中國遠古時期東西文化之交流並為後世天祿、辟邪之最远始始祖在藝術及歷史文化之價值無法言喻為當今春秋玉器史之寶貴實例。
 
8.春秋有翼蟠龍紋玉珮-3  
附圖1. 春秋有翼獸之造型。
蓮鶴壺為1923河南李家春秋鄭國國大墓出土的文物,造型奇特美,為春秋青銅器中的精品。现一件臺北歷史博物院,另一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國的有翼神獸是受外來影響與西亞、中亞和歐亞草原的藝術有不解之緣。它在中國藝術中的出現似可上溯到春秋中期(請詳所節錄之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李零先生之論文「論中國的有翼神獸」以及附圖2~4)

 

其流行時期主要是從西元前6世紀到西元6世紀這一段。春秋中期到戰國時期(西元前6-3世紀),即與格裡芬在波斯、中亞和歐亞草原的流行期大致同步而略晚。西漢晚期到東漢(西元前86-西元220演進成固定風格的天祿、辟邪。

 
thCAO7ZFJ8  

附图2.波斯有翼兽造型

 

yhst-71834276129357_2227_904838071  

附图3.希腊有翼兽造型

 

 

thCALSWLO1  
附图4.古代波斯翼狮角形杯500 BC德黑蘭博物館
 
 
thCAWAXXH4  
      附图5.六朝辟邪雕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